捷克電價居歐盟前列,市場機制與政策限制成主因
捷克媒體 Expats 於2025年5月13日報導, 儘管捷克擁有以低成本發電能力,本年4月布拉格電價在歐洲各國首都中排名第六,若以購買力平價調整後,捷克消費者實際承擔的電價為歐盟最高。
電價居高不下的主因在於歐洲能源市場定價機制。電力在國際市場上交易,價格由滿足需求所需之最昂貴電價來源決定(例如高峰時段的天然氣或燃煤)。即使是低成本的供應商,也能以高價售電,導致整體價格被推高。因此,最終電價常常大幅高於實際生產成本。
捷克主要電力公司ČEZ即依此機制,在國際市場以高價售出電力。雖然捷克政府擁有ČEZ 70%的股份,但為保障股東權益,政府無法強制該公司以低於市價的價格供應電力。
捷克政府可用來壓低電價之工具相當有限。過去曾對家庭用戶免徵再生能源附加費,發揮一定紓困效果,但該政策已於去(2024)年初因預算考量而終止。與此同時,其他國家則透過補貼或設定價格上限,協助民眾應對電價上漲。捷克能源市場相對自由、政府干預較少,也被視為導致電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。
專家建議,政府恢復國家基金支持措施,例如重新免除家庭用戶之再生能源附加費,以減輕家庭電費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