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來西亞2025年第一季對外貿易統計及分析
一、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(MITI)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,由於全球電子電機產品需求銳增,馬國本(2025)年第一季貿易額為7,157.3億馬幣(約1,619.3億美元),較去(2024)年同期成長3.6%;出口額為3,783.65億馬幣(約856.03億美元),成長4.4%;進口額為3,373.65億馬幣(約764.27億美元),成長20.1%;貿易順差達409.99億馬幣(約92.76億美元),成長20.1%。
二、全球加緊對電子電機產品進行補貨,帶動馬國3月份電子電機產品出口額較上年同期成長25.1%至621.8億馬幣(約140.68億美元),其中對美國的出口更呈現雙位數大幅成長50.8%至226.6億馬幣(約51.27億美元)。
三、2025年第一季馬國前十大出口市場分別為新加坡、美國、中國大陸、香港、日本、台灣、泰國、印尼、韓國及印度。馬國主要出口項目仍為電子與電機產品,占該國總出口額之42.3%,較2024年同期成長19.7%。其他主要出口產品有精煉石油產品、機械、配備及零件、棕油、化學與化學產品、金屬製品、液化天然氣、光學及科學儀器、棕油製品及加工食品。
四、馬國2025年第一季十大進口來源分別為中國大陸、新加坡、臺灣、美國、日本、印尼、韓國、泰國、沙烏地阿拉伯及越南。主要進口產品項目為電子與電機產品、機械設備及零件、精煉石油產品、化學與化學產品、金屬製品、交通設備、原油、光學與科學儀器、加工食品及鋼鐵產品。
五、2025年第一季馬國與我國貿易總額為527.3億馬幣(約119.3億美元),較2024年同期成長24.7%;對我國出口金額為175.19億馬幣(約39.64億美元),成長21.6%,我國為馬國第6大出口國;自我國進口金額為352.11億馬幣(約79.66億美元),成長26.3%,我國居馬國第3大進口來源國。馬國自我國主要進口產品項目為「積體電路」、「其他自動資料處理機單元」、「記憶體」、「處理器及控制器(不論是否併裝有記憶體、轉換器、邏輯電路、放大器、計時器及計時電路或其他電路)」及「第847141或847149等目除外之處理單元,在同一機殼內不論其是否含有一個或兩個下列形式之單元:儲存單元、輸入單元、輸出單元」。馬國出口至我國主要產品項目為「處理器及控制器(不論是否併裝有記憶體、轉換器、邏輯電路、放大器、計時器及計時電路或其他電路) 」、「積體電路」、「供計量或檢查半導體晶園或裝置(包含積體電路)之儀器及器具」、「製造半導體裝置或積體電路之機器及器具」及「液化天然氣」。
六、馬國市場分析師認為,馬國2025年第一季出口較2024年同期成長4.4%,主因為電子電機產品(成長19.7%)、棕油製品(成長16%)、加工食品(成長14.3%)、棕油(成長13.6%);出口衰退的產品為精煉石油產品(衰退27.1%)、液化天然氣(衰退16.3%)及化學與化學產品(衰退5.9%)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馬國對主要出口市場諸如美國、香港、台灣及新加坡分別成長36.5%、23.7%、21.6%及15.2%,對韓國、印尼、日本、印度及中國大陸之出口則分別衰退16.1%、14.1%、11.1%、10.6%及4.3%。
七、同時,本年第一季,馬國與自由貿易協定(FTA)夥伴的貿易額達1,584.7馬幣(約358.5億美元),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0.7%,並占總貿易額之63.4%;出口額達873.5億馬幣(約197.62億美元),衰退1.1%;進口額則為711.2億馬幣(約160.9億美元),微幅衰退0.3%。